預約掛號
就醫指南

9歲女童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全力搶救36小時轉危為安!

發佈時間:2024.11.08

提到糖尿病,在大众的认知里,是成年人才会得的疾病,儿童怎么也会得糖尿病?

答案是:会!而且很可能是隐匿性的

 

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是1型糖尿病因症状不明显,易与其他病症混淆,产生误诊,从而延误诊疗,导致酮症酸中毒,甚至死亡

近日,苏州明基医院儿童急重症孙合圣主任团队成功抢救一位9岁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

 

案例回顾

 

突发!门诊就医忽然昏迷!

该患儿因精神欠佳、伴嗜睡,伴食欲减退,头晕头痛于门诊就医,恰逢流感高发季,父母误以为感冒或者流感引起的不适。就医途中突发昏迷、意识不清,儿科门诊医护发现患儿状态不对,立即将其转入急诊儿科进行抢救。

 

迅速!血气分析提示:重度酸中毒!

入急诊后,急诊儿重症团队立即完善相关检查:

血酮体测定:4.4(mmol/L)↑

血气分析检查:

酸碱度 6.765↓,

静脉血氧分压 153(mmHg)↑,

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2.0(mmHg)↓,

碱剩余 -32.7(mmol/L)↓,

乳酸 2.0(mmol/L)↑。

提示重度酸中毒

随机葡萄糖:24.7(mmol/L)↑,

尿常规示:

尿蛋白 +2阳性,尿隐血 +1阳性,尿葡萄糖 +4阳性,酮体 +3阳性。

结合患儿症状及体征迅速诊断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”。

 

紧急抢救度过危机!

患儿病情危重,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指南,救治的关键是第一个24小时

· 立即予氯化钠扩容、电解质补液及胰岛素、对症等抢救治疗,并严密观察病情,按时复查末梢血糖、尿常规及血气分析。

儿童急重症孙合圣主任的统筹指挥下,经过精细化补液纠酸、维持电解质平衡、胰岛素控制血糖等治疗后,患儿酸中毒症状逐渐缓解,血糖也下降至理想水平。

 

 

严密监护36小时,转危为安!

症状缓解了,但并不意味着危机完全解除。

儿童急重症医护团队24小时轮流监护,每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,定时进行血气分析,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。

经过严密监护的36小时后,患儿血液pH恢复正常,尿酮体连续检测两次转阴后,得以证明患儿真正的转危为安,家属和医护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。

 

多学科诊疗,为患儿获取更优质生活!

脱离生命危险后,孙合圣主任立即邀请营养科进行会诊,对其家属进行糖尿病患儿的饮食宣教,嘱予按时喂养的原则,避免饮食各种含糖类食物。

目前患儿状态恢复较好,转至内分泌科进行专科治疗。

 

 

流感高发季,高烧不退、咳嗽、精神状态萎靡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,此时,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一些早期不明显的症状也极易被耽误治疗。

 

其实,在发病前,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:

 

早期

患者表现为“三多一少”(多饮、多尿、多食及体重下降)症状加重。

 

中期

出现疲乏、食欲减退、恶心呕吐、多尿、口干、头痛、嗜睡、深大或叹气样呼吸、呼气中有烂苹果味(酮味)的症状。

 

后期

患者因为严重脱水,会出现尿量减少、眼眶下陷、皮肤黏膜干燥等症状,同时还会有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、四肢冰冷等症状。

 

晚期

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,反应迟钝或消失,昏迷,严重的甚至死亡。

 

少见症状

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,酷似急腹症。

 

感染——特别注意

感染可以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,也可以是酮症酸中毒的表现,通常易被其他疾病的感染所掩盖,最终延误诊疗。

 

当患儿出现以上这些早期识别预警“信号”时,要尽快去医院进行诊治。

 

 

防止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其根本是预防糖尿病!

在儿童各类糖尿病中,1型糖尿病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0%,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,是发生酮症酸中毒的主要病症。我国近年发病率为2/10万~5/10万,<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%~34%,提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。

 

2型糖尿病多见于肥胖儿童,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,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,部分患儿脖子和腋窝可以见色素沉着。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眼底病变、脂肪肝等慢性并发症。